故乡的鲫鱼
[ 2025-3-7 12:54:00 | By: 暮色苍茫 ]
 

         故乡的鲫鱼

 

下午散步到潮白河边,看到桥边有卖鲫鱼的,鲫鱼是浅白色的,看着像潮白河野生的,十元一斤,于是买了八条共计三十八元。晚上老婆做了干煎鲫鱼,鲫鱼豆腐汤,吃着没有小时候故乡鲫鱼的味道了。

小时候,家家户户都穷,食物极度匮乏,有条件买鱼吃的家庭很少。鱼塘是生产队的,由村民计工分承包,所有的鱼归生产队,承包期两年。只有过年的时候,生产队打鱼后全队按人头分鱼,才能吃上一顿鱼,那鲜美的鱼肉鱼汤,能让人回味好些日子。因为稀缺,全村男女老少都是义务的护塘员,路过鱼塘边都习惯性的瞅一瞅,看看有没有人图谋不轨想偷鱼,如果你既不洗衣服又不是挑水浇菜园子而站在池塘边,那你就有瓜田李下之嫌,路过的人就会警惕地多看你一眼。现在理解了为什么五六十年代台湾特务在大陆很难有作为,因为他们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,无数双眼睛时时刻刻盯着他们。还有让坏人闻风丧胆的北京朝阳群众,这些行之有效的打击措施,都是前人的经验总结。

尽管大家都死死盯着鱼塘,但还是有漏洞的。夏天暴雨过后,鱼塘水位较高,气温也高,又是鲫鱼的繁殖季节,这时成群结队的鲫鱼就会密密麻麻的聚集在塘边,往往这时就是我们这些七八岁的小孩搞鱼的好机会。动作要领是举起簸箕悄悄的靠近塘边,身影不能投影到水里,突然砸下去,鱼群受到惊吓,四散而逃慌不择路,运气不好的鱼就窜到簸箕里或者跳到岸上来了,这些鱼就成了我们囊中之物。当然,不是每次都有收获的,这要碰运气,而且要讲究方式方法。首先,要选择中午十二点到一点这个时段,烈日炎炎的大热天人少。其次是不能用抄网,否则被人看到就算是偷鱼了。好在鱼的记忆力很差,有科学测试说鱼的记忆只有三秒,所以,受惊的鱼群十多分钟后又会聚集在一块,我们就重复操作。干这事都是单独行动的,因为收获本来就很少。大人们是不屑于这些的,但鱼肉的鲜美谁也抵挡不了的,他们也在等待机会,比如说,有人钓鱼,有人劝说不听,那劝说的人也从家里拿来钓竿加入,慢慢的钓鱼的人越来越多,甚至邻村的也有浑水摸鱼的,规则就打破了,池塘四周都是密密麻麻钓鱼的人。小时候记忆中有两三次这种失控场面,其中一次当时的承包户还是我家,尽管承包户喊破嗓子,都没人搭理,大家都觉得心安理得,法不责众。所以说,河南村民铺天盖地涌入种植户的地里以捡漏的名义,大肆哄抢花生,玉米,西瓜的名场面就不足为奇了。

现在都不缺鱼吃,想抓鱼也很简单,但再也找不到童年时的感觉了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25.3.7于天津  

 
 
  • 标签:鲫鱼 
  •  
    Re:故乡的鲫鱼
    [ 2025-3-22 21:42:00 | By: corp ]
     
    corp欢迎访问
     
     
    发表评论:
     

    时 间 记 忆
    <<  < 2025 - >  >>
    1
    2 3 4 5 6 7 8
    9 10 11 12 13 14 15
    16 17 18 19 20 21 22
    23 24 25 26 27 28 29
    30 31
    最 新 评 论
    最 新 日 志
    最 新 留 言
    搜 索
    用 户 登 录
    友 情 连 接


     
    天涯博客欢迎您!